手术放大镜辅助下颈前路手术治疗孤立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宏九 卜保献 张晓辉 朱文潇 沈肖曹[2] 

机构地区:[1]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洛阳471002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10009

出  处:《中医正骨》2017年第11期66-68,共3页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手术放大镜辅助下颈前路手术治疗孤立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12例孤立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30~60岁,中位数40岁;病程3个月至7年,中位数29个月。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轻触觉变化及四肢肌张力增高。按照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17分法)评定,≤7分3例、8~12分8例、13~16分1例。均在手术放大镜辅助下经颈前路行椎管减压和椎间融合术。采用JOA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3 h,中位数2 h;术中出血50~300 mL,中位数225 mL。术后1例老年女性患者左手肌力由3级降为1级,3个月后恢复至4级。3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给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1周后恢复。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示,所有患者的椎间植骨融合部位均已骨性融合。12例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脑脊液漏、食管损伤、内植物松动或断裂及融合器或人工椎体下沉移位等并发症。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颈椎JOA评分分别为(9.83±2.52)分、(11.50±2.47)分、(13.08±2.23)分、(13.08±2.23)分。结论:手术放大镜辅助下经颈前路手术治疗孤立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 键 词:后纵韧带骨化 颈椎 手术放大镜 脊柱融合术 减压术 外科 

分 类 号:R687.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