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残留痛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建民[1] 李华东[2] 王振东[3] 

机构地区:[1]滨州医学院,山东烟台264003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3]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出  处:《中医正骨》2017年第11期69-70,73,共3页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基  金: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07004)

摘  要: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残留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采用温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后残留痛患者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3~83岁,中位数75岁。单个椎体骨折32例,其中T_94例、T_(10)4例、T_(11)6例、T_(12)6例,L_15例、L_25例、L_31例、L_41例;多个椎体骨折8例,其中T_(11)、T_(12)1例,T_(11)、L_11例,T_(12)、L_12例,L_1、L_21例,L_1、L_31例,T_(11)、T_(12)、L_12例。病程1~10 d,中位数3.5 d。根据患者病情选取肾俞穴、秩边穴、环跳穴、委中穴、阿是穴及与病变节段椎体相对应的华佗夹脊穴,每穴均灸20 min;口服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分2次服用;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定患椎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评定患椎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5例脱落,其中1例因针刺后出现头晕症状而未坚持治疗,其余4例未按时完成治疗。按时完成治疗的35例患者,患椎疼痛VAS评分,治疗前为(7.15±0.96)分,治疗开始后3 d为(4.12±1.21)分、14 d为(2.49±1.18)分;患椎ODI评分,治疗前为(33.74±2.45)分,治疗开始后3 d为(20.51±1.02)分、14 d为(14.67±1.69)分;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后残留痛,可有效减轻疼痛、促进患椎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 键 词: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疼痛 手术后 温针疗法 补阳还五汤 

分 类 号:R687.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