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受孕方式的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栾雪峰[1] 陈大立[1] 侯文杰[2] 

机构地区:[1]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母子医疗保健中心妇产科,江苏苏州215006 [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出  处:《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7年第6期576-57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Health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受孕方式双胎妊娠的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定期产检并且分娩时孕周≥28周的双胎妊娠孕妇286例,其中自然受孕(NC组)56例,促排卵受孕(COH组)89例,试管婴儿(IVF-ET组)141例,对产妇一般资料、围产期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IVF-ET组、NC组和COH组孕妇,平均年龄依次为(34.9±8.9)岁、(26.5±6.6)岁和(27.3±7.3)岁,剖宫产率依次为75.9%、62.5%和59.6%,早产率依次为61.0%、39.3%和43.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依次为45.4%、30.4%和31.5%,产后出血发生率依次为27.7%、10.7%和20.2%,上述各项指标IVF-ET组均高于另外两组(P<0.05);平均分娩孕周依次为(34.5±3.5)周、(37.4±2.4)周和(36.9±2.5)周,IVF-ET组明显小于另外两组(P<0.05);GDM发生率分别为41.1%、40.5%和32.2%,COH组和IVF-ET组GDM发生率明显高于NC组(P<0.05);平均孕产次、BMI、孕期增重、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前置胎盘等发生率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ART)双胎不增加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但IVF-ET双胎妊娠孕妇平均年龄更大,部分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更高,更加需要加强孕期保健。

关 键 词:双胎妊娠 试管婴儿 促排卵 母婴结局 

分 类 号:R714.23[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