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彩林[1]
机构地区:[1]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出 处:《理论月刊》2017年第12期59-67,共9页Theory Monthly
摘 要:长期以来,鲁迅传播过度突出其批判性(战斗性)的一面,而鲁迅的话语逻辑强调的是他作为"实际上的战士"的存在。从"戛剑生"到"精神界之战士"再到"实际上的战士",显示出鲁迅对于自我生存实际状态与整体形象的最终定位。为此,临终前的鲁迅强调"战士的日常生活"既有"可歌可泣之部",又有"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一面。回顾鲁迅的一生,后者集中体现于"余裕心"。"余裕心"既映现出鲁迅真切的心性、情怀与生活状态,也同时映现出其思想与艺术"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的重要渊源,还凸显出其国民性改造与社会改造被忽视而又极具超前性与现实意义的另一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