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翻支具辅助下行细胞因子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炎50例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鞠昌军[1] 严伟[1] 姜红江[1] 高广凌[1] 宋修刚[1] 秦立武[1] 

机构地区:[1]山东文登整骨医院关节科,山东威海264400

出  处:《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年第12期59-61,6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Traumatology & Orthopedics

基  金:山东威海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GNS048)

摘  要: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体外人工膝外翻支具辅助下行自体细胞生长因子关节腔注射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单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细胞生长因子关节腔序贯注射治疗,并同时佩戴体外人工膝外翻支具。本组患者男12例,女38例;年龄45~71岁,平均(55.2±7.8)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4.8±5.8)个月。细胞生长因子每周注射2次,每次5 m L,连续5次为1疗程,每个患者注射1个疗程。体外人工膝外翻支具每天佩戴时间1~4 h,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进行调整,至少连续佩戴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进行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拍摄患膝站立位X线片,比较内侧胫股关节间隙宽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6~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2±1.9)个月,治疗前、治疗后1天、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WOMAC评分分别为(46.5±7.3),(40.4±6.5),(32.2±4.7),(30.5±5.1)和(27.8±4.6)分。治疗后1天,WOMAC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P<0.001);治疗后1个月时WOMAC评分继续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P<0.01);治疗后3个月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P=0.15);6个月后WOMAC评分再次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2)。内侧胫股关节间隙治疗前(2.1±0.7)mm,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3.2±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 P<0.01)。结论:细胞生长因子关节腔序贯注射联合体外人工膝外翻支具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疗效明显。

关 键 词:骨关节炎  细胞生长因子 体外人工膝 外翻支具 关节腔注射 

分 类 号:R684.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