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代冰[1] 苏佳[1] 彭云[1] 谭伟[1] 赵洪文[1]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沈阳110001
出 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年第12期942-94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00061)
摘 要:药物气道吸入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具有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快、疗效确切以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近年来可用于气道吸入的药物种类越来越多,除了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黏液溶解剂和糖皮质激素外,还包括抗生素、疫苗和抗高血压药物等[1]. 因此,气道药物吸入技术不断的创新和优化,对确保更高的药物输送和吸入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吸入装置主要分为小容量雾化器、加压定量吸入器( pressure meter dose inhaler , pMDI )和干粉吸入器(dry power inhaler,DPI)三大类[2]. 近来出现的新的气道药物吸入技术主要从气溶胶的发生机制、输送方式、设备材质、助推剂、按需雾化及辅助装置等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 本文对近年来气道药物吸入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8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