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涛
机构地区:[1]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出 处:《特区法坛》2017年第9期41-45,共5页Judicial Forum of Hainan Higher people's court
摘 要:为查明案件事实、保证裁判公正,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第一百九十一条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了刑事司法中法院作为主体调取证据的权力,并规定任何单位及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然而在法律与现实对接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刑事法官调取证据的种种困难。究其原因,除了相对人因成本与收益不对等而与法庭利益博弈外,还涉及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司法改革背景下机制连接不畅、庭审中心主义下“大职权”正当性的质疑、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冲突等深层次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