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2]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23期262-266,共5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2015004);江苏省科技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编号:BE2014722)
摘 要:秸秆还田和施用石灰是水稻种植的常用措施,目前对2种措施下土壤无机氮变化和N_2O排放情况了解得较少。选取5种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的水稻土壤,加入玉米秸秆,设置添加、不添加石灰2种处理,于25℃室内淹水培养40 d,调查土壤无机氮含量及N_2O气体排放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秸秆淹水培养40 d后,5个水稻土壤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达到6.16~7.75 mg/kg。除淮安土壤外,整个培养过程中其他4个土壤硝态氮含量呈现显著降低趋势,培养40 d时降至10 mg/kg以下。硝态氮含量最高的淮安水稻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达到48.9 mg/kg,显著高于其他4个土壤(12.3~18.6 mg/kg)。土壤N_2O排放集中在培养过程中的前5 d,约占总排放量的97.4%~99.1%。添加石灰没有明显改变土壤无机氮含量,但显著降低N_2O排放量,N_2O降幅达到25.3%~81.7%,随着土壤p H值提高呈降低趋势。
分 类 号:S153[农业科学—土壤学] S511.06[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6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