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石磊[1] 牛亚慧[1] 曾雪[1] 谭韬[1] 张亚红[1] 王丽娟[1]
出 处:《科学咨询》2017年第49期44-45,共2页
基 金: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自然科学项目(金刚烷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工艺研究;YGZ2016107)
摘 要:本文介绍了5-(4-氯苯基)-N,N-二甲基-7-三氯甲基吡唑并[1,5-a]嘧啶-3-酰胺的具体合成方法和合成路线,可以将其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改和再修饰,进一步探索活性,进行新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在医药领域,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一直受到科学工作者的关注,而吡唑环类化合物结构中引入芳香杂环或者多取代基的芳香环的表现出更高的活性[1]。近年来,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高效、低毒、结构多样性和广泛生物活性的吡唑并嘧啶类化合物[2]。其中具有取代基的吡唑并嘧啶类化合物是一类生物及医药活性很高的杂环化合物,如具有杀菌、除草、杀虫及医药活性,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吡唑并嘧啶类化合物也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芳环和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中[3]。吡唑并嘧啶衍生物合成方法多样,并且表现出来的众多生物活性,引起了科研工作者广泛的研究兴趣,因此不断的寻找和尝试此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对于新药研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分 类 号:TQ440.4[化学工程—化学肥料工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