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D型人格新生分布及心理健康自我调整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胜利[1] 张秋梅[1] 高立[1] 周艳芳[1] 梅瑞华[1] 程刚[1] 

机构地区:[1]济宁医学院,山东济宁272067

出  处:《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年第11期38-39,共2页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基  金: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立项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团体训练(CBX15006);2016年山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项)一般资助项目:压力事件对D型人格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16YB44);2016年济宁医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压力对D型人格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cx2016037);2017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计划一般A类项目:D型人格医学生压力承受及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17RA162)

摘  要:目的:调查医学院校D型人格新生的分布及心理健康自我调整情况。方法:采用14条目D型人格量表对某医学院校新生D型人格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并综合对比D型人格新生与非D型人格新生入校初期及入校1年后的症状自评量表之间的差异。结果:初测时,D型人格医学生在SCL-90的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非D型人格医学生,且在人际关系、抑郁及焦虑3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测时,D型人格医学在SCL-90的9个因子得分仍均高于非D型人格医学生,且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及焦虑4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测时,D型人格医学生在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8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初测时,敌对性因子得分高于初测时,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D型人格医学生在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性、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8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入校初期,在焦虑因子得分高于入校初期,但仅在躯体化及人际关系2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院校新生均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自我调节能力,但D型人格新生与的调节能力较非D型人格新生差,需引起一定的关注。

关 键 词:医学院校 D新人格 新生 心理健康 自我调整 

分 类 号:C-444[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