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PICC采血对凝血实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秋红[1] 苏迅[2] 乔爱珍[3] 赵娟娟 杨鹏鹏[1] 刘淇[1] 刘石丽[1] 林凯[4] 

机构地区:[1]空军总医院血液病科,北京100142 [2]空军总医院护理部,北京100142 [3]空军总医院PICC小组,北京100142 [4]空军总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北京100142

出  处:《空军医学杂志》2017年第6期434-435,共2页Medical Journal of Air Force

基  金:空军总医院科研课题(kz2014034)

摘  要: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把-根硅胶材料制成的导管置入,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导管置入技术.因PICC有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只需外周穿刺,风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并可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致的血管损伤,留置时间长,因而目前被广泛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新生儿加强监护病房患者及反复采血、输血制品者等[1].PICC输液后,常规给于肝素盐水封管,而目前临床上常规PICC采血方法为先弃血2ml后采集血标本[2].

关 键 词:PICC导管 凝血实验 允许误差 

分 类 号:R47[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