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志刚[1] 章跃滨[1] 蔡多特[1] 陈肯[1] 章立峰[1] 熊启星[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普外科,杭州310003
出 处:《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7年第12期944-94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基 金:2017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平台项目(2017KY441);浙江省教育厅项目(Y201636282)
摘 要:患儿 女,7岁6个月,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7年,发现脾下极占位10 d入院。查体:面色红润,全身皮肤黏膜完整,无出血点,腹平软,肝肋下2 cm,脾肋下3 cm,未及明显包块。腹部MRI检查:脾下极偏强回声区,错构瘤考虑(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5.58×10,RBC 8.77×10,HGB 170 g/L,HCT 66%,PLT 199×10。凝血指标PT、APTT、TT在正常范围,生化指标正常。患儿因红细胞增多定期行放血治疗,完善术前检查和准备后于2016年10月18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采用"三孔法",气腹压力10 mmHg,脐右缘放置12 mm Trocar置入主视镜,右侧腹脐上2 cm锁骨中线水平及左下腹反麦氏点分别放置5 mm Trocar并置入操作钳及电凝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