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凤辰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
出 处:《西部法学评论》2017年第6期21-29,共9页Western Law Review
摘 要:资本机能乃是作品市场供给的中枢。著作人格权在著作财产权之外给作品的使用施加额外的控制。权利的碎片化影响作品的有效利用,进而影响作品的市场供给。著作人格权的专属性使权利的整合成本不可逾越。问题的彻底解决还需消解著作人格权的专属性。支撑专属性的公共利益和效率论据都无法令人信服。作品体现人格这个理由得到现行著作权法秩序的承认,因此,非专属性唯有建立在这种解释之上,即著作人格权其实是名誉的一种商业化利用,它旨在将创作者的声誉外部性内部化。可通过客观目的解释和民事规范类型的识别将上述见解引入实定法。著作人格权的专属性折射出的观念性路径依赖,需要通过改善决策者学习的制度创新来缓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