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熠
机构地区:[1]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出 处:《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264-272,共9页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本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批准号2016QNLS53)、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7-GX-286)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四川省的情形看,清末私塾与学堂的差别,有一个逐渐被百姓认识、了解的过程。在官府眼中,私塾越来越被认为是学堂的阻力,成为"改良"、封禁的对象。私塾对学堂的阻力不少是官府整饬私塾所致,一些基层官民也一再强调泯除二者的区隔。清末私塾与学堂的对立,既是实际存在的,也有被构建、想象的层面。当时不少学堂办得与私塾无甚差别,且在新式学堂未大量兴办起来之前,民间就有不少关于学堂的"谣言",新舆论界也刻意丑化私塾的形象。这一被构建的对立,也体现在视私塾为学堂"公敌"的官方思路中,其开启了随后半个世纪对私塾的整饬。
关 键 词:晚清私塾 新式学堂 《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