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Ⅱ~Ⅲ级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应用rhBNP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莉[1] 朱庆茹[2] 

机构地区:[1]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黄石435000 [2]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心内3科,湖北襄阳441021

出  处:《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年第2期269-272,共4页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摘  要:目的探讨心功能Ⅱ~Ⅲ级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心功能Ⅱ~Ⅲ级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PCI术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rhBN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率、尿量及肌酐等指标值的变化,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ST段恢复幅度、校正的TIMI帧数(CTFC)、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等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D、LVESD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LVEDD、LVESD指标值均有明显变化,且研究组患者的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ST段恢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研究组患者的CTFC以及WMSI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CRP、TNF-α以及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CRP、TNF-α以及IL-6水平均有明显变化,且研究组患者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尿量以及肌酐等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尿量以及肌酐均有明显的变化,且研究组患者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

关 键 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重组人脑利钠肽 

分 类 号:R54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