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代名辩学看逻辑与语言的关系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志铁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语言战略研究》2018年第1期12-13,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摘  要:世界有三大逻辑传统:中国名辩、印度因明、西方逻辑.汉语“逻辑”一词第一次出现,见于严复译《穆勒名学》按语.他将英文Logic译成“逻辑”两个汉字.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西方逻辑学的引进及因明研究的复苏,中国名辩学研究取得巨大进展.《荀子》和《墨辩》对逻辑与语言的关系有不少论述.其主要观点是:人是认识的主体,世界是可认知的;运用思维,通过语言表达认识,字、

关 键 词:逻辑传统 语言表达 名辩学 中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逻辑学 古代 《墨辩》 

分 类 号:B81-092[哲学宗教—逻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