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萍[1]
出 处:《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年第1期91-102,共12页Mao Zedong Thought Stud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中国哲学史(1949-2009)"(11&ZD85)第一子课题"时代问题的转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曲折发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49年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及其转换研究"(13BZX004)的阶段性成果;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
摘 要:中国道路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体,具有文化的先进性、实践性和批判性的品格。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主张的并已经成为中国实践的中国道路受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诘难。这就要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结合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社会建设的问题来解答中国道路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理论上,重点要解答四个大的理论问题,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及其嬗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道路;在实践上,需要用历史主义的观点重新清理和思考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公正地评价这一时期的中国道路,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与未来。
关 键 词:十月革命 中国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中国近代哲学革命
分 类 号:A84[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