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知识界的转向:从国难会议到庐山谈话会——兼论平津学人群的议政、参政和从政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超[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出  处:《兰州学刊》2018年第1期49-70,共22页

摘  要:1932年举行的国难会议,是民国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本身虽未取得显著的即时成效,却在客观上开启了一次历史性转折。这次会议使以前军政界顶层决策者和知识界巨头之间的往来明面化、畅通化,并呈现一定的制度化,大大推动了二者的和解,促成了两界的交流合作,也促成了主流知识界的分化、重组和转向。知识界生态在不长的时间内发生了深刻的转变,由此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学者从政热潮。但是,这些都没有从根本改变当时的权力格局、顶层设计和政治生态,自然也没能扭转国运。这与顶层决策者的初衷颇有差距,知识界也对此渐感失望。至抗战后期,二者裂痕日渐加剧并最终分道扬镳。此次浪潮有着深切的历史意涵,再次生动凸显了中国情境下学术与权力、知识人与政治人、文化生产与国家治理之间繁复的关系。

关 键 词:国难会议 学者从政 政学合作 资源委员会 政学系 

分 类 号:K26[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