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之子的沉重因袭——浅论《野草》中的原罪意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瞳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  处:《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1期44-45,共2页Northern Literature

摘  要:鲁迅在其一众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对自我、民族乃至人类的原罪进行反思,《野草》作为鲁迅哲学的集中体现,其中的原罪意识反映更加明显.鲁迅所反思的原罪大体可归纳为两种,一是个体作为社会之子与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所相互纠缠、不可分割的原罪,这种原罪更多地源于社会因素;另一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原罪,这种原罪则更多地源于人性的本来面目和难以捉摸的宿命.本文将就前者,即社会层面的原罪,对《野草》中的《死火》、《复仇(其二)》、《颓败线的颤动》等相关典型文本进行解读,从鲁迅对自我内心世界的罪感剖析和鲁迅对庸众的怀疑和审视角度进行研究,意在使读者对《野草》、对鲁迅的精神世界加深理解.

关 键 词:原罪 社会性的死 庸众 绝望 

分 类 号:I210.9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