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季玉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出 处:《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1期139-142,144,共5页Northern Literature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15JX007]
摘 要:梦由于其神秘及不可思议性,自古以来便是人们关心的对象.这从古代众多的各种解梦书便可窥见一斑.与此同时学术界对于梦的研究也没有停止过.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等.古代日本人对梦示是深信不疑的.他们甚至会按照梦示行动.与此相应,梦示亦成为文学作品中的宠儿,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可看见其踪影.特别是日本镰仓时代著名高僧明惠,他一生都在记梦,成为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日本学界一直坚称明惠的行为是独一无二的.但据笔者调查,中国齐梁时代的陶弘景所编撰的《周氏冥通记》中,周子良也一直在记梦.它比明惠早了将近七百年.本文以明惠的《梦记》为中心,对两者记梦的共同之处进行了考察.希望以此为契机,为中日梦文化交流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