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长青[1] 汪涛[1] 张海林[1] 张宝良[1] 林华 洪明辉
机构地区:[1]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浙江台州318020
出 处:《中医正骨》2018年第1期59-61,66,共4页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基 金:浙江省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601KY36)
摘 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和四柱分型理论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60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40例、女20例。年龄20~60岁,中位数42岁。按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tzker分类,Ⅴ型35例、Ⅵ型25例。软组织损伤按Gustilo分型,Ⅰ型18例、Ⅱ型22例、ⅢA型9例、ⅢB型11例。合并脑外伤5例,胸肋部损伤7例,腹部脏器损伤4例,重要神经血管损伤5例,下肢其他部位骨折12例,上肢骨折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h至18 d,中位数12 d。根据损伤控制理论和四柱分型理论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内固定方式。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下肢力线和长度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数18个月。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给予择期植骨术后骨折愈合;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4个月,中位数1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下肢力线均恢复正常,双下肢长度差值小于1 cm。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后第3天91.67°±7.35°增至132.48°±17.26°;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52.47±6.03)分升至(87.63±9.51)分;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4例、良30例、可5例、差1例。3例切口感染,经清洁换药和清创后感染得到控制;2例出现膝骨关节炎,给予注射透明质酸钠和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对症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和四柱分型理论,可以有效控制损伤程度,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恢复患肢长度和力线,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2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