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61 [2]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医院,陕西西安710054
出 处:《中医正骨》2018年第1期67-69,共3页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微创第1跖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外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微创第1跖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外翻患者273例,男16例、女257例;年龄21~73岁,中位数53岁;左足76例,右足92例,双足105例。术中采用棒状磨头磨钻系统微创磨削掉骨赘及囊并行第1跖骨截骨。记录手术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足疼痛情况,测量外翻角及第1、第2跖骨间角,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足功能;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5±3)min。27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术后8周,截骨端均愈合。术后6个月时,患足疼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2.5±0.5)分,(8.6±0.9)分,t=-103.892,P=0.003],外翻角及跖骨间角减小[15.4°±1.9°,30.7°±1.3°,t=-79.014,P=0.001;8.4°±2.3°,17.9°±1.6°,t=-98.226,P=0.005],AOFAS足功能评分增加[(83.1±10.8)分,(35.0±9.4)分,t=115.439,P=0.001]。术后并发趾内侧皮神经损伤趾麻木9例,经电脉冲理疗及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术后3个月时症状消失;并发趾跖趾关节僵硬6例,经加强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并发外翻角增大3例,术后9°~11°,术后6个月时增加到16°~22°,患者无不适,未行特殊处理。结论:微创第1跖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外翻,创伤小、截骨端愈合好,可有效缓解患足疼痛、矫正患足畸形,有利于足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