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学视域下贫困生积极心理教育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红艳[1] 程利娜[1,2] 

机构地区:[1]陕西理工大学,讲师陕西汉中723000 [2]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陕西汉中723000

出  处:《教育评论》2018年第1期87-90,共4页Education Review

基  金: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的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编号17B905);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技术的留守青少年社会网络支持建构研究"(编号SGH17H142)的研究成果

摘  要:阿德勒个体心理学重视人生目标和社会兴趣的培养,强调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性,指出人生的意义在于克服自卑,不断超越自我,通过与他人合作,为社会进步多做贡献。个体心理学与贫困生积极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一致,贫困生积极心理教育的目标在于帮助贫困生追寻人生价值,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提升核心自我评价,构建精神支持系统,提高逆境商指数,增强积极发展的心理能力,从而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关 键 词:个体心理学 积极心理教育 贫困生 

分 类 号:G441[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