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12-117,共6页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语言规范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ZD173)阶段性成果之一;国家语委一般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汉语词汇语义历时演变研究--以1946年至2015年<人民日报>为例"(项目编号:YB135-34)阶段成果;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图模型的汉语词义消歧及领域适应研究"(项目编号:L16BYY009)阶段成果
摘 要:"打call"作为网络热词是"为……加油、点赞、叫好"的意思,但"打call"却不是汉语本土词,而是借用于日语"コ-ル"。这种不同语言间的词汇借用归根到底是语言接触的作用,语言接触是汉语新词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词汇的借用是新词产生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词语"打call",现广泛应用于网络媒体之中,以新浪微博和人民日报的消息为语料,结合语言接触的相关内容,对"打call"一词的由来、词义成分和语法分析、适用语境的类别和发展历程及词语的流行理据进行相应的探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