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泓峻[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
出 处:《当代文坛》2018年第2期31-35,共5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传统文学观念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影响”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6BZW003
摘 要:在公共阐释论构建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中国本土阐释学思想的价值。作为中国古代阐释学的主流,儒家阐释学十分强调文本在阐释中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强调文本意义的确定性;十分突出阐释的历史维度,把作者生平、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典章制度、文本状态、语言意义的还原作为生产可公度阐释的重要手段,并创造出许多独特的阐释路径。儒家阐释学并不否认人文现象阐释的精神维度,希望用“以意逆志”的方法在阐释者那里重建文本作者的心理过程,但又对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阐释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充满警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