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中心评价机制探析——以江苏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春梅[1,2] 陆珂珂 翟安英[1,3]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00 [2]南京市行政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3]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211800

出  处:《中国高校科技》2018年第1期101-103,共3页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基  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为例"(B-b/2015/01/086);2016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江苏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16SYC-031)

摘  要:协同创新中心的评价机制是协同创新中心机制创新的重要环节,但是实践中却因虚化的社会评价、内外部激励机制的不兼容、激励工具单一、缺少声誉激励等问题而无法有效发挥其考核和引领作用。因此,强化社会评价、完善选择性的激励机制、促进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的协同是解决中心评价机制激励不足的主要路径。

关 键 词:协同创新中心 评价 激励 

分 类 号:G322.7[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