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文红[1] 丁永辉[1] 韩波[1] 曹丹[1] 张朝显[2]
机构地区:[1]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市现代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6 [2]江苏省沛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沛县2216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8年第3期63-65,共3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编号:SXGC(2015)034]
摘 要:以徐麦33为材料,设置条播覆盖后小区全部灌水窨透(灌水量250 t/hm^2,处理A)、小麦开沟后行内浇水再播种覆盖(灌水量80 t/hm^2,处理B)2种造墒方式,以条播后覆盖不浇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墒情对徐麦33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期范围内,当0~12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低于14%且无有效降水时,以80 t/hm^2的灌水量造墒播种获得的产量最高,为9 589.10 kg/hm^2,分别比灌水量250 t/hm^2和CK提高了16.53%和11.65%,达显著水平;2种造墒方式对生育前期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有效增加小麦全生育期的群体总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LAI),但大水造墒易于出现倒伏,造成减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