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菜种子后熟调控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颖 张金秋 顾地周 孙忠林 苗婷婷 

机构地区:[1]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吉林省长白山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吉林通化134002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8年第2期85-87,共3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60307026NY;20140204002NY);通化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科研项目(编号:201653)

摘  要: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牛尾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牛尾菜种子采用4.50 mg/L 2,4-二氯苯氯乙酸(2,4-D)和5.75 mg/L 6-苄氨基嘌呤(6-BA)混合液浸泡72 h后变温处理完成形态后熟,观察牛尾菜种胚发育情况,探讨种胚发育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比较赤霉素(GA_3)和雪藏2种打破生理后熟的方式对牛尾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75 d牛尾菜种胚完成形态后熟,淀粉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方程推算,585.75 mg/L GA_3为打破生理后熟的最适浓度,雪藏处理种子的发芽率超出GA3处理;雪藏在提高种子萌发率方面表现出相对优势,但所需处理时间较长,500 mg/L GA_3处理组相对萌发率略低,但在时间上只需要20~30 d即可完成生理后熟,可根据具体生产实践,选择最适的处理方法。

关 键 词:牛尾菜 种子 形态后熟 发芽率 GA3处理 雪藏处理 

分 类 号:S567.501[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