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拟话本小说早衰原因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聂春艳[1]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110

出  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6期112-114,共3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课题(TJZW12-022)

摘  要:清代拟话本小说早衰,与其创作弊端密切相关,诸如社会功用性的创作目的、因果报应的情节模式、议论说教成风,阐扬某种理念而编造虚假的故事情节等,从而导致小说文体特征、文学性审美功能的缺失。清代拟话本小说创作弊端的形成,与清代实学思潮及其重道轻文思想倾向有关。清代实学思潮及其重道轻文思想倾向,是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世俗化、实用化的产物。在儒学世俗化、实用化影响下,小说作者大多有以儒家思想教化民众的创作意图,达到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社会功用性创作目的,而清代实学思潮及其经世致用文学观,重道轻文的思想倾向,尤为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对于拟话本小说过分的现实功利性和道德化的创作目的,无疑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 键 词:清代拟话本 早衰 原因 实学思潮 文学观 儒学 世俗化 实用化 

分 类 号:I20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