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哲[1] 王清芬[1] 汪贵茹 毛永贤[1] 杨丛茹 刘英乔[1] 陈玉萍[1]
机构地区:[1]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护理部,保定071000 [2]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供应室
出 处:《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8年第1期77-78,共2页China Journal of Emergency Resuscitation and Disaster Medicine
摘 要:目的 探讨不同病房温湿度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病情稳定使用金属气管套管166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其中A组病房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控制在50%~60%,B组病房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控制在60%~70%,C组病房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50%~60%,D组病房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60%~70%.四组患者气管切开局部均使用气切面罩进行吸氧和气道加湿.连续观察3 d后比较四组痰液粘稠度及湿化效果.结果 A组患者痰液黏稠Ⅰ度11例,Ⅱ度22例,Ⅲ度11例;B组Ⅰ度25例,Ⅱ度16例,Ⅲ度4例;C组Ⅰ度6例,Ⅱ度15例,Ⅲ度18例;D组Ⅰ度11例,Ⅱ度18例,Ⅲ度9例.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B组最优.A组患者湿化不足2例,良好37例,过度5例;B组患者湿化不足0例,良好43例,过度2例;C组患者湿化不足6例,良好25例,过度8例;D组患者湿化不足3例,良好31例,过度4例.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B组最优.结论 病房温度在20℃~22℃,湿度在60%~70%,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最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