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钱长锋[1]
机构地区:[1]盐城工学院信息学院党委
出 处:《学术论坛》2017年第6期177-180,共4页Academic Forum
摘 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公共领域——虚拟生存环境,其特征有公共交往的扩大、公共参与途径的拓宽以及公共生活关注度的增加。与此同时,作为网络时代中领军力量的高校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行为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表现为个人原子化程度的加深、人文精神的消解和网络道德自律性的缺失,进而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为此,文章认为培育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应当从四方面着手:一是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二是强化理论指导,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三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理性情感和态度;四是加强大学生网络使用旳管理与监督。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