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地方病防治》2017年第9期1029-103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ontrol of Endemic Diseases
基 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0101160JC)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GGTⅡ)、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甲胎蛋白(AFP)水平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HCC)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北华大学附属医院HCC患者4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1例,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FP、GPC3浓度,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分离法检测GGTⅡ。结果 HCC组GGTⅡ、GPC-3、AFP水平分别为(21.65±11.05)U/L、165.00(118.37-503.92)ng/ml、63.26(15.3-279.54)μg/L,均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83±1.96)U/L、96.37(61.19-261.29)ng/ml、10.37(4.89-17.6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确定GGTⅡ、GPC3、AFP诊断肝癌的临界值分别为5.8U/L,180.10ng/ml,79.36μg/L,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0.776、0.817。在单项检测中GGTⅡ的敏感度为86.9%,高于GPC-3、AFP(54.3%、52.1%),AFP的特异度最高为93.4%,GPC-3和GGTⅡ的特异度分别为83.6%、90.2%。联合检测中AFP/GGTⅡ诊断肝癌的准确率91.6%,特异度为88.5%。AFP/GPC3/GGTⅡ诊断的敏感度100%,特异度75.4%。结论 GGTⅡ、GPC3、AFP能有效鉴别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联合检测能弥补单项血清标志物的不足,提高肝癌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 键 词: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类 甲胎蛋白 肝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