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也,旷也——李渔散文的审美意味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琴[1] 

机构地区:[1]湖北医药学院研究生处医学人文教研室

出  处:《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年第12期16-17,共2页

基  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6Y118

摘  要:李渔是一个多面手,他在戏曲理论、戏曲、小说、史论、诗词散文、生活艺术、园林艺术等多方面都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色彩。笠翁好友许茗车曾说:"若以词曲知笠翁,即不知笠翁也。"我们可以从李渔词曲之外的建树中更进一步地了解这位一代奇才。李渔的散文记录了他一生的阅历交游,并展示了他的才襟和怀抱。有对古人古事的重新解读,对身世遭际的深沉告白,对恩师知友的真挚怀念,也有对爱情生活的肯款倾诉,对人生艺术的精辟见解。

关 键 词:李渔 审美意味 散文 中国传统文化 戏曲理论 生活艺术 园林艺术 爱情生活 

分 类 号:I207.41[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