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傅兴寰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
出 处:《中国俄语教学》2017年第4期52-60,25,共10页Russian in Chin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罗斯文学"莫斯科文本"与"彼得堡文本"研究>(14BWW027);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作为完整的艺术系统的--俄罗斯文学"莫斯科-彼得堡"题材研究>(12YJA752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国家留学基金委莫斯科大学项目资助之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认为,俄罗斯文学彼得堡文本作为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始终一贯的话语单元。这些话语单元,在两个世纪的发展中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超文本系统,它们表现了作为艺术整体的彼得堡文化的特殊性。同时,彼得堡文本的编码程序具有动态平衡的机制。一方面,这一动态平衡机制表现为文本的开放性,它揭示了彼得堡文本向文本以外的现实和其他城市文本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彼得堡文本的动态平衡机制还表现为文本元编码程序(内在结构)的位移性。由于彼得堡文本的初始编码具有双重性和矛盾性,即在彼得堡的形象里,融合了两个原型:即"永恒的罗马"和"注定毁灭的彼得堡",这使得俄罗斯文学的彼得堡书写拥有了在多重语义空间"位移"的可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5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