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初文“同象异字”现象补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志强[1]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出  处:《古汉语研究》2018年第1期44-49,共6页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YY068);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4JDZ014);福建省"文化名家"项目资助

摘  要:从取象的角度来看,早期汉字"同象异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同象异字"是在有限的取象对象中创造更多的汉字符号,体现了古人造字的智慧。文章分析了"■""寽""爰"、"韦""围""违""卫"等"同象异字"现象,同时探讨了"同象异字"与"同形字""一字歧读"等现象的联系与区别。

关 键 词:初文 同象异字 同形字 

分 类 号:H121[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