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恒兵
机构地区:[1]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出 处:《长白学刊》2018年第2期50-57,共8页Changbai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外学者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理解史研究"(11AZX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苏东唯物史观的发展逻辑研究"(13CZX01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无论是黑格尔哲学还是古典经济学,由于二者皆将"事后"视角投射到"事前",即将从理论上把握社会实在所形成的"思想具体"等同于"社会实在"自身,以致最终都将资本主义社会塑造成永恒存在的"自然体系"。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哲学和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革命性地改造了两者考察社会现实的方法 ,而这一改造的关键在于同时从"事前""事后"双重视角出发去理解和把握资本,既站在将资本增值视为既成事实的"事后"视角揭示资本保存和增值自己的本质,同时又站在资本实现增值之前的"事前"视角洞察资本增值或扩张的界限和矛盾,并以此揭示资本的历史性存在方式。虽然资本竭力拓展自己的界限,并经历了持续的历史性上升,但都无法消除基于资本本性的界限和困境,从而不能逃避最终走向灭亡的历史结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