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应对与当代社会基础性孝伦理体系的构建——基于传统“二十四孝”的批判性分析  被引量:4

The Aging Response and the Foundation of Basic Theory of Filial Piet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希哲[1] 郭德君[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200433 [2]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重庆400016

出  处:《探索》2018年第2期159-165,共7页Prob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应对老龄社会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71490735);项目负责人:彭希哲

摘  要: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应对老龄化挑战需要确立明晰的价值导向,孝亲敬老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价值理念。确立这种理念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因为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家庭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将是中国式养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孝伦理式微使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受到了极大削弱,因此,促使孝亲敬老意识的普及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这也可在传统孝文化的普及中汲取丰富的经验,"二十四孝"作为一种成功的孝文化传播模式给我们诸多深刻启示。基于这样的原因,对曾在我国民间社会影响较大的"二十四孝"进行批判性分析,指出通过"二十四孝"等传统孝文化应对老龄化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取舍的重要意义,唯有如此,它们才有发挥社会功能的空间和可能。最后,着重提出在当下借鉴"二十四孝"模式构建基础性孝伦理体系的建议,以希望其能够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 键 词:老龄化 孝亲敬老 二十四孝 

分 类 号:C913.6[经济管理] D632.1[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