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2期50-54,共5页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2&ZD00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俄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论证过程中,民粹派坚持"主观社会学"方法,认为村社可以作为建构社会主义的基石,农民可以在民粹主义者的引导下唤起自身潜在的"社会主义本性",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相反,列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俄国取得统治地位,村社及其农民蕴含的社会主义"胚胎"所赖以生存的前提不复存在;进而指出,村社无法成为"基石",无产阶级将成为领导阶级,并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研究列宁对民粹派"社会主义实现论"的批判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分 类 号:A82[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