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地区Ⅰ群禽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建山[1] 

机构地区:[1]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  处:《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年第4期138-140,共3页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摘  要:根据群特异性抗原可将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V)分为Ⅰ~Ⅲ三个群。Ⅰ群禽腺病毒的代表毒株为鸡胚致死孤儿病毒(Chicken embryo lethal orphan virus,CELOV),为双链线状DNA病毒,共包括12个血清型[1-3]。该病毒在禽(鸡、鸭、鹅等)中分布广泛,多呈隐性感染状态,具有较强的水平传播及垂直传播能力。Ⅰ群禽腺病毒能够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症状、胰腺萎缩坏死及产蛋量下降,但多数情况下作为继发病原共同作用于家禽[4]。

关 键 词:Ⅰ群禽腺病毒 阳性率 尿囊液 病毒毒株 分子流行病学 

分 类 号:S851.3[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S852.65[农业科学—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