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佳[1] 谢晓宝[1] 顾伟英[1] 李海乾[1] 凌云[1]
机构地区:[1]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江苏常州21300
出 处:《山东医药》2018年第5期79-81,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常州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CJ20159020)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IL-35水平变化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免疫抑制治疗(IST)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AA患者34例作为AA组、体检健康者34例作为对照组。AA组给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环孢素A进行IST。治疗24周评估AA组对IST的反应,分为治疗有效、无效。AA组于入院时及治疗第28天、对照组于体检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AA组血清IL-35水平低(P<0.05);治疗后AA组血清IL-35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有效20例,无效14例。IL-35水平升高(IL-35≥28.7 pg/m L)者治疗有效7例(43.75%),未升高(<28.7 pg/m L)者治疗有效13例(81.2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28天AA组血清IFN-γ、TNF-α水平均降低(P均<0.05)。治疗第28天IL-35水平升高者血清TNF-α水平较未升高者低,IFN-γ水平与未升高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35水平变化可反映AA患者IST的效果。
分 类 号:R556.5[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7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