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邹虹[1]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外语学院,昆明650091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年第2期117-119,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督救赎主题在卡勒德.胡塞尼作品中的再现>项目编号:2015Y029
摘 要:美籍阿富汗裔作家胡赛尼在《追风筝的人》里以两个阿富汗男孩(哈桑和阿米尔)的人生为叙事主线描述了横跨六十年的波澜壮阔的阿富汗历史。而小说中两个阿富汗男孩的人物刻画与基督救赎主题所蕴含的两重意义,即献祭与赎罪在本质上重叠。哈桑的悲惨命运内含着《旧约》献祭体系中"替罪羊"的含义和基督教中对人的"原罪性"的深刻认识;阿米尔赎罪而获得的精神自由也与基督救赎主题的终极目的——和解相契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