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改”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影响及其政策应对——甘肃省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滕海峰[1] 李含琳[1] 

机构地区:[1]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兰州730070

出  处:《甘肃理论学刊》2018年第1期91-99,共9页Gansu Theory Research

基  金:2016年度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课题"‘新土改’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影响及其政策应对--甘肃调查"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国家推行"新土改"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土地确权、加速流转和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要素流动引发土地经营制度的公司化、实体化和现代化。课题组通过对甘肃部分地方的调查发现,随着"新土改"的推进,甘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速度明显加快,呈现出流转面积逐年增加、流转形式日益多样、流转对象和流转方向日趋多元等特征。在此背景下,甘肃全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提升,也逐步出现了地权抵押贷款、土地入股、土地托管、散地集中等新型土地经营模式,各类经营主体也从中获得了以规模种植、规模养殖、规模流通和规模服务为主要类型的规模效益。但同时也发现,现阶段的"新土改"中存在土地流转结构失衡等问题,需要通过"新土改"与农村经营主体培育的同步推进等方式来解决。

关 键 词:“新土改” 土地流转 土地经营制度 

分 类 号:F061.5[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