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的中国:1949-2016年邮票上的国家形象变迁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柳[1] 董天策[2]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法学博士后流动站 [2]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56-61,共6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  金: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众传媒在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JZD020)的研究成果.

摘  要:1949至2016年间中国大陆邮票上的国家形象变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传播命题。研究发现,这68年间共261套样本邮票中中国的国家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再现为"革命的中国"(1949—1976)、"探索的中国"(1977—1992)、"现代化的中国"(1993—2007)直到"负责任的大国"(2008—2016)。在这个变迁过程中,中国逐渐从一个反压迫的弱国发展成一个竞争者,从一个强化意识形态与个人崇拜的封闭国家转变为一个世界事务的参与者;邮票对中国红色政治形象的建构逐渐降调,对经济与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则逐渐强化;国家形象建构的焦点由家长式的"集权"逐渐转换为共治式的"新威权"模式。

关 键 词:文化研究 中国邮票 国家形象 历史变迁 

分 类 号:F618.9[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