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解彩霞[1]
机构地区:[1]青海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部
出 处:《青海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111-117,共7页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青海藏区人口流动及社会风险研究"(项目编号16XSH002)
摘 要:现代社会最本质的变迁是个体与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和重塑。本文梳理了第一现代性中关于个体和社会关系研究的理论,诸理论都看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发展,能够自由流动的个体努力争取权利,主动从传统"集体"中脱离出来的"社会事实"。第二现代性中的"个体化"理论则揭示出第一现代性下已经脱离出传统"集体"的个体,在福利国家和民主两个基本制度的保障之下,走上了一条不再是个体主动争取的,而是"强制的""不稳固的"甚至"自反性的""自己为自己负责的""制度个体化"的新路。世界历史实践表明,"个体化"是一种形式多样而又万河归流的浩荡历史潮流,是一种高度分化而又制度化的社会结构,因对他人和社会的高度依赖,使得个体化的社会朝向一种既注重个性化而又注重承担对他人义务的新伦理,从而使社会整合得以可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