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彦麟 陈东梅 孙钰[1] 任北大 王泷[1] 张保春[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年第2期146-147,156,共3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奖励基金(2017-JYB-XS-006)-王好古对易水学派的贡献;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奖励基金(2015-XAJLJJ-007)-张元素生平考证及易水学派学术研究
摘 要:在《中藏经》《小儿药证直诀》等基础上,张元素阐发了系统的脏腑辨证理论。认为人之患病在于"本气虚",故其脏腑辨证理论又尤重于探讨各脏腑虚损证治,其中关于脾胃虚损的探讨更是贯穿于易水学派发展的始终。在张元素脏腑辨证理论的指导下,李东垣、王好古先后阐发了脾胃虚损"热中证""寒中证"的治法,形成了脾胃虚损证治的完整体系。脾胃虚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脾胃内伤初期的"热中证"之后尚有"外阳内阴""内外俱阴"或"中寒湿盛"的不同证型演变。王好古对各种"寒中证"的辨证论治都进行了详细阐述,对这些认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和提炼可为临床脾胃虚损辨治提供理论指导。
分 类 号:R256.3[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