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相顺[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 处:《法律适用》2018年第5期59-64,共6页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决策咨询项目"中;日;韩法治一体化建设;法律人才培养与智库建设"(2015030261)的支持
摘 要:中国在日留学生陈某某杀人一案在中日司法界引发了广泛关注。此次审判中使用的裁判员制度是日本21世纪司法改革的成果,即民众通过随机遴选的方式参与日本重大刑事案件审理,与职业法官一起决定案件事实、适用法律以及参与量刑。自2009年5月实施这项新制度以来,日本的刑事司法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是,日本裁判员制度并没有改变刑事案件审理中的专业主义、精密化司法的基本格局,刑事司法中的定罪量刑仍然具有极大的可预期性。对日本裁判员制度建立的背景、基本特征,以及作为普通民众的裁判员在刑事审判中与专业法官的协作、制衡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项民众参与刑事审判的新制度,同时为中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