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犍为出土巴蜀土坑印字是古彝文字符考  被引量:2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s of the Ancient Yi Wen Characters in the Printing of Tussock Pits Unearthed in Sichuan Qianwei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沙马拉毅[1] 钱玉趾[2]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 [2]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22-25,共4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彝族早就进入犍为地区,与当地土著濮人融为一体。在古蜀国开明王朝前,从朱提(云南昭通)到郫邑称帝的杜宇早已统治犍为地区。1997年,四川犍为出土战国时代的古蜀铜印3枚,有多个字符。本文认为,犍为印字符是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的彝文字符,并用彝文字符考释了铜印字符,译成了汉文。出土巴蜀土坑印字与古彝文的考释印证,将对彝族与古蜀族的历史文化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关 键 词:犍为铜印 古蜀印 彝文字符 印文考释 重大影响 

分 类 号:H0-05[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