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中的流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总体性——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汉语文学的再审视  被引量:2

Flow in the Segmentation: Historical Totalit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A Reexamin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Late 1940s and Early 1950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万华[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威海264209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35-141,共7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东亚抗日叙事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B090);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整体)研究"(项目批准号11AZD06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汉语文学是"人民的文学"新时代的开启和五四"人的文学"传统的延续。两者"共存"于文学分割中的流动,成就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文学的基本版图,形成多元复杂情境决定的文学格局,也使得这一时期不同空间的文学产生密切的内在联系。四五十年代之交的文学流动提供了最丰富的旅外和在地形式,并在日后半个多世纪中华民族文学中得以充分展开,显示了"旅外"源头和"在地"资源的丰厚,也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中华民族文学的流动性叙述,即在不同时空汉语文学的内在联系中把握文学的存在。这一文学史观让人把握到由"1949"而断代的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在丰富的差异性中呈现出的历史总体性。

关 键 词:文学流动 人民的文学 人的文学 历史总体性 

分 类 号:I20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