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东莞市常平医院,广东东莞523570 [2]东莞市美沙酮门诊,广东东莞523000
出 处:《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年第2期17-18,共2页Shenzhe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基金项目资助课题(201750715035087)
摘 要:目的:探讨新型毒品中毒危险分层方法,研究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新型毒品中毒危险分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东莞市常平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有明确病史的新型毒品中毒患者294例,通过检测血浆hs–cTnT及NT–proBNP结果,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组,对照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三组住院时间及28 d存活率差异性;比较hs–cTnT及NT–proBNP预测24 h心脏骤停事件发生率。结果:APACHEⅡ三级分层住院时间曲线呈正态分布,低危组小于中危组,中危组长于高危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TnT三级分层组间比较28 d存活率,低危组高于中危组,中危组高于高危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PACHEⅡ评分比较,两者28 d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24 h发生心脏骤停事件可能性预测hs–cTnT优于NT–proBN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型毒品中毒患者住院时间曲线呈正态分布,hs–cTnT三级危险分层在28 d存活率存在差异性,级别越高死亡率越高,与APACHEⅡ评分比较,28 d存活率没有差异性。预测24 h心脏骤停事件发生率hs–cTnT优于NT–proBNP,两项检测同为高危者,死亡率更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