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付安玲
机构地区:[1]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学术论坛》2018年第1期163-168,共6页Academic Foru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信息空间的国家主权理论研究"(16AKS006);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创新研究"(17-ZX-GJ-06);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自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微传播创新研究"(4030-517006)
摘 要: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可预见可操作,但自由权利和价值相对主义的话语逻辑却使其最终陷入了个人主义的泥淖,面临着"个人主义"与"资本政权维护者"双重身份的二律背反,沦为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教育;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作为个体与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但"人的依附关系"的社会形态,使得个体始终依附于社会,而丧失了主体性,最终沦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反思并在批判基础上不断超越,借助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秘密。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 中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现实的个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15.20